近年来,我市已初步形成了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支撑,具有温州特色的养老服务新模式。据有关数据统计,截至去年全市已建社区(村)居家养老服务照料中心1319个。
人口老龄化加剧也使得老年人在医疗与养老上的服务需求和供给矛盾也日益凸显。相关调查显示,我市绝大部分老年人患有两种以上疾病。而此前两年,我市有关部门也曾对包括衣食住行、学习教育、健身娱乐等在内的老年人养老需求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显示45.8%城乡老年人需要社区提供“医疗保健”,居所有居家养老服务之首。
每当天气晴好,走进市区白塔巷,总能看到一群老人坐在老房子的墙根下晒太阳,这些老人大多年迈体弱,腿脚不便。这里一带属于庆年坊社区,也是温州典型的老城区,出行便捷,出了巷子口便是熙熙攘攘的信河街。进入21世纪,随着城市发展日新月异,这一带也渐渐地落寞起来,老巷、老房、老人成为这里的特色。
鹿城区莲池街道庆年坊社区现有60岁以上的老人3000多人。让人称道的是,社区里身体健康的老人热心参与公益事业,出钱出力、奉献余热,邻里之间情真意切、胜似亲人。社区里先后办起“爱心食堂”、“爱心施粥点”、 “爱心驿站”,帮助孤寡及年迈体弱的老人。
去年10月,为了使社区老人在家门口享受到三甲医院的医疗康复服务,市中医院和鹿城区松台街道庆年坊社区联合创建温州首家“康复小屋”,率先启动社区医养结合试点。但遗憾的是“康复小屋”运行数月来,却没能达到预期的效果,目前处于搁浅状态。
“康复小屋”位于庆年坊文化礼堂二楼,使用面积仅20平方米,仅配备2张诊察床,2台治疗仪及一些简单的针灸设备。虽然市中医院医务人员利用自己的休息时间提供志愿服务,但远远不能满足社区老人的服务需求。此外,社区工作人员还告诉我们,因为康复小屋位于二楼,一些年迈体弱或腿脚不好的老年人上下楼梯也非常不方便,以致无法接受医疗服务。
-各方说法
建议政府出台相应规范性文件
市中医院党委书记、院长黄建平:
“去年我们和庆年坊社区联合创建的社区‘医养结合’试点,但这个康复小屋的功能根本就没得到充分发挥。”今年温州市“两会”期间,市政协委员、市中医院党委书记、院长黄建平在医卫界别分组讨论时,对这一新型养老模式发展面临的难题,表达了自己的担忧。就此,他建议政府出台医养结合“康复小屋”的规范性文件,来改善硬环境优化软环境,提高社区居家养老服务。
“康复小屋”不能满足老人需求
鹿城区松台街道庆年坊社区主任乐素贞:
“康复小屋”未来该如何发展?鹿城区松台街道庆年坊社区主任乐素贞有点迷茫。“康复小屋”原先设想的面积有100多平方米,由市中医院、莲池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庆年坊社区三方联合创办,市中医院每周定期派出专家志愿者服务老人,莲池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派驻医生、护士、药师日常坐诊,医护人员还可根据需要上门服务,常见病的诊疗费用均纳入基本医疗保险支付范围。后来由于场地限制,使得当初美好的设想没能完全实现。
因场地限制未能参与试点项目
鹿城区莲池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任王淑芬:
说起社区“康复小屋”,鹿城区莲池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任王淑芬有点惋惜。她说,庆年坊社区推行的“康复小屋”原本是一个真正服务社区老人的试点项目,我们也非常看好。
我们之前曾预想:在“康复小屋”配备各项必需的医疗康复设备,引进社保支付功能,为老人建立健康档案、免费测血糖、量血压,指导患慢性病的老人科学用药、养生、锻炼。对于出行不方便的老人,医护人员还可上门服务,需要住院的老人帮忙联系上级医院……使社区老人在家便可享受到如同在医院一般的诊疗,但是最后因为场地所限,我们没能参与进来。
调查显示社区居家养老服务还存在一些问题
虽然我市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仍处于起步阶段。据有关调查显示,除了医疗服务欠缺外,还存在一些问题:一是服务单一,满足不了需求。目前老年人更需要精神慰藉等高层次服务,而目前只能提供生活照料、文体娱乐等基础服务,种类单一不能满足现阶段老年人的需要;二是服务机制不健全。居家养老服务涉及的服务内容属于多部门的工作职能范围,而各部门由于行业关系,对照料中心分别开展不同程度的指导和监管,没有达到行政资源的有效整合,还需建立联合的指导和监管体制。社区工作人员无法腾出更多时间和精力考虑老年群体的管理问题,难以独立自主地按照社区居民实际需要,制定详细周全的服务计划和提供有效的社区管理和服务,这也成为限制社区居家养老服务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三是资金投入力度和监管机制有欠缺。居家养老服务涉及面广,需求资金量大,仅靠政府补助的专项资金及少量企业和个人的捐助远远不够,资金供给明显不足。资金问题成为影响居家养老服务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
有关人士认为,为加强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政府要提供资金支持,探索并出台和落实各项养老政策,吸引民间资金投入,提高养老服务水平,满足多元化养老需求。
医养结合三招应对老龄化
访温州市老龄办副主任陈光富
随着老龄化社会加速到来,养老难面临严峻挑战。谁来养老、在哪里养老,是每个人都将面对的问题。温州市老龄办副主任陈光富近日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养老服务工作是一个系统工程,只有医疗机构、养老机构、社区居家养老中心积极应对,共同推进医疗卫生与养老服务结合,才能更好保障老有所医、老有所养。
让闲置医疗资源
尝试“变身”
进入老龄化社会,养老需求十分大,而医疗对养老非常重要,对二级以下医疗机构来说,也迎来了发展契机。二级以下医疗机构目可能都存在床位使用率不高,医疗资源闲置的情况,就此他们可以尝试“变身”,如积极转型与养老机构合作,增加老年病床数量,做好老年慢性病防治和康复护理。
通过发展医养结合,让二级以下的医疗机构提高医院床位的周转率,将闲置的医疗设施充分发挥作用,同时利于避免患有慢性病的老年人频繁往返于医院和养老机构之间,给老人就医治病的带来便利,可谓两全其美。
有条件的养老机构
可申请设置医务室
截至2014年底,全市共有养老机构446家,养老床位数50477张。这些养老机构大都缺乏医疗支持,无法满足老年人多层次健康养老服务需求。今后,规模较大、有条件的养老机构首先可申请设置医务室或医疗机构,开展医疗服务,符合条件的还可纳入医保定点范围;其次是加强养老护理人才培养、培训工作,为提高养老机构护理人员的实务能力,大医院住院部为养老机构护工提供专业培训与指导。
此外,一些养老机构也可与周边医疗卫生机构开展协议合作;让医疗卫生机构为养老机构开通预约就诊绿色通道,提供治疗期住院、康复期护理等一体化健康养老服务,盘活现有健康和养老服务资源、提高养老院入住率。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与
居家养老一体化管理
实行分级诊疗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与居家养老一体化管理,与老年人家庭建立签约服务关系,为居家老年人提供连续性的健康服务。居家养老的医疗服务项目,也可按规定纳入医保报销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