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目前全国每6人中就有一名老年人,到2040年将是3:1
2、老年人患病率高于普通人群,对医疗服务依赖性更强
3、小病大治、长期压床,大型医院资源更为紧张
4、养老床位大量空置,很大原因是医护配套的欠缺
5、医养结合已成为近期政策重点方向之一
2015年11月,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国家卫计委、民政部、发改委、财政部、人社部、住建部等九部委《关于推进医疗卫生与养老服务相结合的指导意见》,明确了五大重点工作方向:
2016年4月8日,民政部、卫计委联合发文《关于做好医养结合服务机构许可工作的通知》;2016年4月11日,卫计委、民政部公布《医养结合重点任务分工方案》,共计36项,未来医养结合将逐步落地。
对医养结合的认识
11、“医”是基础,“养”是核心
2、以“行动自由度”来划分客群
3、不同阶段的老年群体对“医”和“养”的需求不同
随着身体状况的变化,老年人群对医护的需求是不同的,是多样化、持续性的医养服务体系。
4、多彩的生活与医疗安排同样重要
老人自尊心更强,希望能掌握生活选择权,而非将老年人区别为特殊人群对待,否则将降低老年群体的“快乐指数”。
5、医养模式
不同模式的医养结合项目,其医与养的定位各不相同。
(1)以医为主
医养结合项目中,以医为主的模式,通常以医院为依托,面向刚需老人提供专业照护功能。
面向人群:以失能、半失能、失智等老年人群为主,部分长期卧床、需要全面照护;
医的需求:急性医疗、专业护理、康复训练;
养的需求:全面的生活护理、临终关怀;
常见类型:综合医院开设老年病科、康复科,附属于医院的护理机构,医院改制的康复医院等等。
案例:日本新天本医院
项目概况:新天本医院位于东京西部的多摩市。医院共设179床,医院主要服务于老年群体。在科室设置上以老年病种为主,不设儿科和外科手术。
门诊科目:内科、消化器科、精神科、老年精神科、康复科等。
医院供设五层,其中4F和5F主要为失能和失智老人使用。
(2)以养为主
医养结合项目中,以养为主的模式,通常以养老社区/公寓为依托,配套二级及以下医院,满足社区老人日常看病和急救的需求。
面向人群:自理型老人为主、部分需要护理的刚需老人;
医的需求:针对自理型老人的健康管理、慢病管理、康复运动,到针对刚需老人的专业护理,以及急救;
养的需求:生活服务、娱乐服务,以及针对刚需老人的生活照护;
常见类型:养老社区/公寓(含自理型公寓、护理型公寓、社区医院、健康管理中心、公共活动中心等功能)。
案例:上海申园
基本情况:申园由泰康投资,位于上海松江地区,周边旅游资源丰富、环境秀丽。申园总占地面积9公顷,建筑面积22万平米,包括17层高层塔楼以及由数座低层建筑组成的公共服务中心。
面向人群:从自理型到介护型都有,但以自理型老人居多。
申园的产品服务体系包括三类:生活服务体系、医护康复体系、活力文化体系,两类人群对于相应服务的需求是不同的。
(3)医养并重
医养结合项目中,医养并重的模式,通常包括一个持续护理的社区以及一家以康复、老年病等为特色的三级专科医院。两者功能互补,并具备较好的转诊机制。
面向人群:从自理型老人到刚需护理型老人全阶段的老年人群;
医的需求:健康管理、康复医疗、专业护理、急性医疗等;
养的需求:针对自理人群的生活服务、娱乐服务,以及针对刚需老人的生活照护;
常见类型:自理型社区+护理型公寓+专科医院。
案例:重庆青杠老年护养中心
重庆青杠老年护养中心是全国首家医院下属的养老机构。
基本概况:重庆青杠老年护养中心是由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全资兴建,是2009年国家发改委下达的基本养老服务体系建设试点项目,是全国第一家由大型公立医院主办并正式运营的养老机构。
项目规模:项目占地1073亩,设置养老床位3000张、医疗床位1000张,由普通护养区、临湖护养区、临湖疗养楼、学术交流中心、康复医院、护理职业学院等组成。
实现急慢分治、双向转诊的模式
青杠老年养护中心设置了慢病区和护理院,重点针对已经度过了急性期和危重期的病人,他们已经不需要过多的医疗干预,而是需要后期的康复训练和专业护理。
通过与综合医院的功能互补,帮助减少了综合医院病人长期“压床”的压力,缩短了平均住院日,也降低了病人的住院费用。同时也解决了养老区老人医疗救治的问题,弥补了下级医疗单位在处理复杂病症时能力不足的问题。
运营情况:青杠老年护养中心,养老区运营一年半、慢病区运营一年,与综合医院转诊人次:
医保覆盖:青杠老年护养中心是全国第一家医疗享受国家医保覆盖的老年护养中心。老人所有的医疗活动都可纳入国家医保报销。其中,设立的“重医一院护理院”成为重庆市第一家纳入医疗保险定点医疗服务的护理院,所产生的医疗费用和床位费都可按国家医保报销比例报销,进一步降低了入住的费用。
(4)三种医养模式的比较